希望我整理的資料能對我大家ABEL有幫助。整理資訊大致有分享文、開箱文、試用文、評鑑文、推薦文、是否便宜、優缺點等資訊.ABEL不吝嗇分享他的生活點點滴滴;包括網路上購買的任何東西.外包災難:揭穿大剝削時代商品與服務背後的真相,透視資本詭計的高CP值迷思也有些網路上部落客的評價也值得我們參考.我有去遍尋各大購物網站momo購物、yahoo奇摩購物、博客來、PChome線上購物、ibon mart搜尋優惠價格! |
|
售價:316
|
網友也都知道在定價和網路售價會有一定的差距,網路購物EC是擋不住的趨勢,可以方便比價只要用功通常都能買到相對便宜的商品!要到處比價;尋找低價及可靠的網購地方!售價隨時會調整;特價有時效性,有需要的人動作要快!超多的鄉民很都說外包災難:揭穿大剝削時代商品與服務背後的真相,透視資本詭計的高CP值迷思 無敵好的! |
|
內容簡介全球擁抱COST DOWN,我們贏了CP值,卻輸掉一切! 我們都是資本詭計的棋子、慘痛後果的承擔者: 派遣氾濫、社會過勞、低薪剝削、貧窮中產、 黑心食品原料、3C垃圾、環境劣化、氣候變遷…… 這些外包造成的災難已經無所不在, 眼不見為淨並不能讓你我置身事外。 當全球經濟體系全面擁抱外包制度, 企業得以切割責任,消費者懶得究責, 看不到的人權與環境災難,每天都在遠地與我們身邊上演, 讓你我在不知不覺間成為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從最潮的3C、時尚產業,到食品、玩具、家電等傳統製造業,再到採礦、鋼鐵等重工業, 全世界不分大、小品牌跨海競逐更低價勞工、低廉原料下的製品,已經深入現代人的生活; 從銀行24小時客服,到大學與醫院裡從事清潔、推送病患等基層工作的低薪派遣勞工—— 「外包」已無所不在,也將我們所有人捲入資本的詭計與複雜難解的後果中。 企業為規避本國勞動與環境法規而遷廠海外,是天經地義的全球化策略? 將業務外包後,企業或機構就可以無視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 而消費者只需過問自己的權益,其餘都無須在意? 當你口中的這些高CP值商品可能隱含重金屬,你還能說「外包」與自己無關嗎? 為降低生產或營運成本而發展出的外包/派遣模式,數十年來獲現代社會廣泛採用; 它是如此理所當然,從國家到私人企業、公共服務機構, 無不理直氣壯利用它帶來的效率與利益, 我們卻無從得知那些外包工作的廠房環境是否受到污染,或勞動條件是否安全、合理, 視而不察自己所處的安全危機,或是在眼底流動的他人苦難。 我們安心享受的各式服務、食衣住行育樂各種商品當中, 究竟有多少是建立在包裹著無知糖衣的外包災難之上? ●台灣企業憑什麼敢以「勞動部過度傾向勞工,逼台灣企業出走」威脅國家與勞工? ●龐大資本自由流向工資更低廉、不在乎勞工健康或生命安全、輕忽環境破壞的開發中國家,為什麼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企業生存法則? ●為什麼世界各國政府不再承擔照顧窮人的責任,由企業接手基本服務? ●當大學、醫院依賴承包商,不顧其勞動條件,一切只求COST DOWN,我們的社會付出了什麼代價? 產業外移、外包(OUTSOURCING),以及供應鏈經濟模式, 使大企業不需對勞工負責,卻得以最低成本獲取最高利潤; 豐富又低價的現代生活各種大量製造商品,在消費者眼不見為淨的地方生產, 也讓企業得以隱藏生產過程、掩蓋真相—— 從血汗工廠的內幕、大規模污染,到商品與食品製造過程的安全疑慮。 外包制度為全世界帶來無數工安、環境災難,也造成母國勞工失去工作、工會力量式微; 勞動市場盛行外包體制,導致勞工薪資與福利不斷下修,中產階級漸漸消失—— 這一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0世紀中,勞工曾經擁有力量,團結對抗企業,逼迫政府立法保障! 今天我們以為天經地義的一天8小時工時限制、最低工資的保障、工安法規與污染限制的規範,以及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的設計等,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給勞工的禮物,而是美國勞工在20世紀的三○到七○年代發出怒吼、透過工會的力量不斷與企業抗爭,甚至付出生命代價,在環境運動與工人運動上取得勝利後,為全球勞工奠定下的基礎。 ◎資本流動(CAPITAL MOBILITY)的「地理詭計」 當工會阻止了企業掌控國家,資本流動成了企業反工會的核心策略:關閉已成立工會的廠區,到無工會的他州或國家設廠——那裡的勞工即使反抗剝削,也會因擔心失去工作而削弱抗爭的力量——這種作法終將成為企業對付勞工的王牌,而現代產業外移的起點是墨西哥在美國企業建言下於1965年推出的「邊界工業區計畫」(BORDER INDUSTRIALIZATION PROGRAM),以便美國企業前往利用當地的低廉工資。 ◎誰捏造了「全球化」的神話? 1970與1980年代,企業開始更積極反擊。在自由市場經濟學家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的領軍下,學者紛紛攜手企業和親商政客,暗中顛覆工會、福利國家,以及美國暨全世界勞工的合理生活。美國總統雷根(共和黨)、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保守黨)帶頭擁抱這種新創的經濟「正統」,在1980年代推動各種親商政策,世界開始向「全球化」狂奔而去。 1995到99年間擔任「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的魯傑羅(RENATO RUGGIERO)曾表示,打擊全球化「等於試著停止地球運轉」,美國總統柯林頓(民主黨)則宣稱全球化「不是政策選項,而是事實(FACT)。」——企業與政客聯手編造出「市場決定」這種「自然法則」,捏造其正當性,以掩蓋事實上一切出於他們的選擇與決定,由政治護航全球資本主義。 自由貿易,說穿了是資本家的經濟自由;創造工作機會,說到底是向下競爭的最低成本。「全球化」並未為人類帶來平等與共榮,而是金融資本的壟斷與擴大抽吸,造成更大規模的貧窮,以及頻繁的經濟亂局。 ◎貧窮並非一種個人苦難,而是放任企業切割責任之下生成的社會腫瘤 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政商界以卡內基為典範,向全世界販售「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美國夢迷思,換個角度來說,「沒能成功都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於是大多數世人相信:如果你找不到工作或僅能勉強度日,那是因為你懶惰、酗酒、不求上進、得過且過,你就是個失敗者,一切全是你個人的錯,貧窮是咎由自取的結果。 這一套「贏家神話」刻意忽視結構性不公,將社會弱勢標籤化,為資方的剝削決策開罪。不論產業外移或業務外包,利潤和股東價值永遠勝過勞動條件和環境責任,底層勞工陷入永不能翻身的泥沼,農民被迫放棄家園去為資本家賣命——或選擇自殺。 ◎「自由市場」有如民主一樣神聖不可侵犯? 上個世紀的最後20年間,全球政商界菁英聯手打造出一種假象:現代社會只能在「全球化」與「保護主義」之間做選擇,別無出路。他們以「自由」為語彙——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來表述他們從世人手中奪走自由的作為,將民主的究責精神拋到一邊,揮舞「任何對自由市場的干預等同於反民主」的大旗,使「去管制」成為世界經濟的常態。 國際金融機構也為不受限制的自由貿易和全球工作外移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要求窮國必須大砍政府經費、將社會服務民營化才能獲得貸款,從而造成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動盪,只能向外國企業敞開大門——正合國際資本家所欲,因為這些如今亟需工作機會與投資的國家少有勞動或環保法規,是企業追求最高利潤的天堂。 國家保護企業甚於廣大勞工,企業將災難輸往全球,政府機關將民生基本服務轉包民間, 勞工為求生存而不敢反抗剝削,居民被迫承受環境破壞的惡果, 企業或組織機關卻得以只享受營收、只講績效,撇清所有雇主責任。 這就是21世紀的政治與商業運作常規,也是我們必須加以破解的作為—— 透過政治手段,重建負責任的經濟模式與符合正義的社會結構。 本書作者盧米斯為美國羅德島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專研美國勞工和環境運動史,但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國的勞工與環境議題今日幾乎都正面臨相同困境,因此美國這一百多年來勞工抗爭與環境運動的發展,值得我們深究並引為借鏡。 他從1911年紐約三角女衫公司(TRIANGLE SHIRTWAIST COMPANY)失火導致146名勞工死亡(多數為女性)、終於促成立法改善工廠安全標準,以及國際婦女服裝工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 LADIES' GARMENT WORKERS' UNION)的成立切入,連結到孟加拉2013年熱那大廈(RANA PLAZA)倒塌導致當中1,134名成衣廠勞工喪生的巨大工安災難,為我們從史料中仔細還原了當前全球化資本主義危機如何一路發展至今的故事。 本書不只指出現代經濟、社會問題的特定歷史根源,也一一點名那些今日仍操控世界經濟的公司一百多年來如何結合政治勢力對抗工會,以及那些對抗企業不當行為的個人和團體又是如何奮鬥促成進步的立法。作者清楚揭示企業何時開始與為何將生產外移、外包,所謂「自由貿易協定」對窮國、小國基層農工的生活造成何等致命衝擊,再以個別章節細述這些企業如何在全世界造成血汗工廠、工安災難、大規模環境污染、食品工業的隱憂,以及氣候變遷這項人類史上最大的環境威脅,並根據美國歷史上的勞運成功經驗,在最後的章節提出如何開始改變這一切的建議,以及每個人都可以確實執行的方針。 ◎全球化的發展無法撤回,保護主義時代已逝 我們的覺醒應該用來促進社會正義,而非意氣用事。自願退出全球生產體制並不能幫助勞工,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逃避。唯一可以帶來改變的方法,是為我們期望的改變而奮鬥。政治改變的成因是群眾運動和法律改革的結合。唯有結合這兩者的力量,才能終結資本流動的災禍,並使全世界的勞動階級得以有尊嚴地工作。 失敗主義者思維,無法帶領我們前往任何地方。勞工運動在上個世紀的斬獲,也曾被視為激進而不切實際——但他們做到了。我們必須就勞工法和環境法創造一個全球法律框架,藉以抗衡21世紀的極端全球化經濟。我們必須參與關於經濟、貿易和環境議題的全國政治對話,去要求企業負起責任。唯有持續不斷向企業及其親信政客施壓,我們才能塑造一個尊重全球勞工和生態的二十一世紀,而不是剝削勞工和生態來造福前1%的政商菁英。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台灣篇】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鳴人堂》、《報導者》專欄作家張烽益 《報導者》總主筆李雪莉|工地監工、《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作家、記者房慧真 貧窮與租稅政策研究室召集人洪敬舒|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祕書長陳瑞賓|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聯手推薦(依姓氏筆畫序)媒體評論 「艾列克.盧米斯將厄普頓.辛克萊的小說《屠場》全球化了。他揭露美國企業外移的最重要原因是為了規避《屠場》那些書籍所催生的法規。或許《外包災難》也能激發一場近似的運動,為全世界的工人、地球的環境發聲,以及我們這些穿著『他們』製造的服裝、吃他們生產的香腸的一般大眾。」——詹姆斯.洛溫(JAMES LOEWEN),《老師的謊言:美國高中課本不教的歷史》(LIES MY TEACHER TOLD ME)作者 「在這部精彩的產業史概論中,艾列克.盧米斯揭示了我們可以怎麼——不,應該說我們必須——為爭取像樣的工作、乾淨的環境而戰,只要別讓那些企業逃出我們的『視野之外』。我們需要像企業一樣以全球為脈絡去思考、行動,迫使它們不論到任何地方都要尊重公義。所有關心工作與環境的人都必讀此書。」——艾維雅.喬姆斯基(AVIVA CHOMSKY),美國麻州薩勒姆州立大學歷史教授,《移民如何成為非法》(UNDOCUMENTED: HOW IMMIGRATION BECAME ILLEGAL)作者 「本書向那些宰制我們生活的企業霸權提出嚴厲的譴責。艾列克.盧米斯讓我們看到資本主義地理學是階級衝突的核心元素。」——安德魯.哈洛(ANDREW HEROD),美國喬治亞大學特聘地理教授 「企業不受限的權力高漲,在許多方面都成為災難,包括那1%菁英威嚇我們99%所有人噤聲——以免忤逆了主子——的能力。本書所說的事既充滿悲劇性,也非常重要。」——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在地的幸福經濟》(DEEP ECONOMY)作者 「寫得好又資料廣博的一本書……揭示了職場災難與惡劣工作條件、疾病、環境災難之間的諸多關聯。高度推薦!」——卡波納.阿克特爾(KALPONA AKTER),孟加拉工人團結中心常務董事 「艾列克.盧米斯揭示了人類的系統仍然很殘破,而這是我們的星球,我們是它的子民,尤其是那些最邊緣的角落,那裡的人正在付出代價。然而,只要我們採取集體行動,一切仍有希望。」——賈桂玲.派特森(JACQUELINE PATTERSON),「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環境和氣候正義計畫主任 「詳盡、驚人的評論集,出自一位傑出歷史學者之手。」——約翰.尼可斯(JOHN NICHOLS),《進步份子》雜誌(THE PROGRESSIVE)作家 「《外包災難》出版得正是時候。艾列克.盧米斯揭示了社運份子該如何討回我們的國家——為了工人,也為了所有關切地球命脈的人。」——謝羅德.布朗(SHERROD BROWN),美國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 「盧米斯是記述二十一世紀勞工運動的健將之一。他直言不諱、充滿才智、出手毫不留情的風格,保證本書又是一本令人激動的作品。」——美國民謠女歌手薩拉.嘉菲(SARAH JAFFE)詳細資料ISBN:9789864890019 叢書系列:VERSO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 社會議題  內容連載◎食品業外包生產 當你思考全球化經濟,可能不會想到食物。然而,資金流動和促進該現象的法律體制, 已經大大形塑食物體系。資金流動轉換了食物的生產地點、生產方式、生產者,以及食物對生態系的影響。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的農業條款,讓美國農民能將產品傾銷墨西哥市場,同時利用廉價的美國玉米來餵養牲畜。這改變了墨西哥。墨國豬農因豬價暴跌紛紛停業。 一九九五年,墨西哥向美國進口三萬噸豬肉,到了二○一○年,則是八萬一千一百噸。墨國豬農必須離開自家農場,到別處謀生。有些人向北遷徙,成了美國的無證移民,一部分在北卡羅萊納州史密斯菲爾德食品(SMITHFIELD FOODS)的加工廠找到工作。該公司利用這些移民,來破壞該廠的工會組織運動。當部分移民也加入工會時,公司便致電美國移民暨歸化局,自首違反移民法。某天早上,二十一名員工被個別叫進主管辦公室,全因使用偽造的社會安全卡而被逮捕、監禁,然後遭到驅逐出境。其他數百名勞工害怕也遭驅逐,於是紛紛逃跑。 對史密斯菲爾德的管理階層來說,雇用無證移工的罰款,即為獲得無工會職場的價碼。但事實上卻造成了反效果,因為它得用支持工會的非裔美國人來取代移工。二○○八年,全美最大的食品工人工會「聯合食品暨商務工人國際工會」,在那裡贏得一場選舉。 然而, 史密斯菲爾德的這種策略經常奏效。二○○八年,愛荷華州一家屠宰場自首違反移民法,目的同樣是要妨礙工會成立。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官員進入該廠,逮捕九百七十名員工裡的三百八十九人。這一次,工會活動便受阻礙。 北卡羅萊納州的墨籍勞工,大多來自墨西哥灣沿岸的維拉克魯斯州(VERACRUZ),留在家鄉的居民也發現自己正在對抗史密斯菲爾德公司。NAFTA各項促進土地私有化的規則,讓美國的農業公司能在墨國建立美式農企事業。該公司在維拉克魯斯州蓋了一座豬肉加工廠,對待附近居民之惡劣,就像對待北卡羅萊納的工人一樣。它將死豬埋在無襯砌8的凹槽,腐爛後汙染當地水源。當地居民團結起來,阻止它擴建新廠,並贏得勝利。看完整內容連載 特惠贈品載入中...$(DOCUMENT).READY(FUNCTION(){VAR OPT_MODULE_ID = "M201101_0_GETGIFTINFO_P00A400020005";//模組編碼參數VAR OPT = NEW ARRAY(3);//參數資料變數OPT[1] = NEW ARRAY();OPT[0] = "GETGIFTINFOAJAX1";//CLASS NAMEOPT[1][0] = "0010753300";//ITEMOPT[2] = "M201101_058_VIEW"//TEMPLATEVAR M201101_0_GETGIFTINFO_P00A400020005 = NEW AJAX_PRODUCT_SHOW(OPT_MODULE_ID,OPT);}); 主題活動2018漫遊者全書系99元起,限量599滿額贈 當代議題‧影像思辨 「末日‧未來」—2018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
詳細商品說明 |
資料來源:博客來
bb02rz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